拼音: kè
笔画: 8
部首: 刂


解释:
				刻〈动〉

 (形声。从刀,亥声。本义雕刻,在木头上雕刻)

 同本义 

 刻,镂也。--《说文》

 金谓之镂,木谓之刻。--《尔雅·释器》

 器不刻镂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

 二十四年春,刻其桷,皆非礼也。--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

 又

 刻桓宫桷。

 泛指在各种材料上的雕刻

 用胶泥刻字,旋刻之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
 是日观道中石刻,其远方刻尽漫失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
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,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又如刻图章;刻刀(雕刻所用的刀具);刻木(在木质器物上雕刻);刻饰(雕刻装

 刻kè

 ⒈雕,刀子挖,铁笔划雕~。刀~。~蜡纸。

 ⒉苛求,虐待,不厚道尖酸~薄≤苛~。他待人太~。

 ⒊时间单位。十五分钟为一~。

 ⒋时候此~。片~。

 ⒌

 ⒍刻苦]

 ①不怕难,吃得苦~苦学习。

 ②俭朴他生活很~苦。

 ⒎

 ⒏通"剋"。约定或限定(时间)~日决战。
			
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