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táo
笔画: 10
部首: 阝


解释:
				陶〈名〉

 (形声。从阜,匋声,阜,土山。从阜”,与土有关。本义陶丘)

 同本义。本为两重的山丘,后为地名专称。在今山东省定陶县。因陶丘在定陶,故定陶亦省称陶 

 陶,再成丘也。--《说文》

 再成为陶丘。--《尔雅》。孙注形如累两盆。”

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,如陶灶也。--《释名》

 在济阴,《夏书》曰,东至于陶丘北,陶丘有尧城,尧尝所居,故尧号陶唐氏。--《说文》

 又如陶丘(重叠的山丘)

 瓦器,陶器 

 器用陶匏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

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。--《吕氏春秋·仲冬纪》

 以粟

 陶táo

 ⒈用粘土烧制的器物~器。~俑。

 ⒉烧制陶器的粘土~土。

 ⒊制做陶器~人(制做陶器的人)。

 ⒋造就,培养~育。熏~。

 ⒌快乐,欢喜~然。乐~~。

 ⒍[陶冶]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。〈喻〉培养,锻炼~冶人才。

 ⒎[陶醉]欢畅饮酒,直至醉倒。〈引〉沉醉于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~醉。

 陶yáo

 ⒈

 陶dào 1.驱驰貌。参见"陶陶"。
			
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