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nì
笔画: 9
部首: 辶


解释:
				逆〈动〉

 (形声。从辵,屰声。本义迎,迎接,迎着)

 同本义 

 逆,迎也。关东曰逆,关西曰迎。--《说文》

 宣公如齐逆女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四年》

 上卿逆于境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
 楚庄王伐郑,郑伯肉袒牵羊以逆。--宋·苏轼《留侯论》

 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
 尝过青城山,遇雪,舍于逆旅。--沈括《梦溪笔谈·人事一》

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,永归于本宅。--陶潜《自祭文》

 又如逆战(迎战);逆厘(迎福纳吉);逆劳(迎劳);逆暑(迎夏。迎接暑气到来的祭礼);逆视(迎视);逆送(迎送);逆女(迎接女儿归宁)

 迎击;

 逆nì

 ⒈方向相反,跟"顺"相对~水。~境。倒行~施。

 ⒉抵触,违背,不顺忠言~耳利于行。

 ⒊背叛,背叛者的~贼。~产。~物。

 ⒋迎,迎接,迎着~客。目~而送之。

 ⒌预先难可~见。
			
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