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áo
笔画: 12
部首: 凵


解释:
				凿 

 (形声。从金,鑿省声。从金,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。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)

 同本义 

 凿,穿木也。--《说文》

 重木刊凿之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

 皆是水凿之穴。(凿,这里是冲刷的意思。)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 又如凿巾(在覆盖死者脸部的巾上,正对口部的位置,剪开一通孔);凿穴(开造洞穴)

 挖掘;开凿 

 凿地为坎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水凿之穴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 水凿之处。

 千锤万凿出深山。--明·于谦《石灰吟》

 又如凿溉(开渠灌溉);凿龙(开凿龙门。指大禹治水,凿龙门以导

 凿(鑿)záo

 ⒈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钢~子。

 ⒉打孔,挖通~个洞。~渠引水。

 ⒊确实证据确~。

 ⒋〈古〉器物上的孔(榫眼、榫卯)圆~方枘(枘榫头。〈喻〉不相投合)。

 凿zào 1.(今读záo)榫眼。 2.隧道。

 凿zuò 1.鲜明貌。 2.确实。 3.通"糳"。舂成精米。 4.指精米。

 凿zú 1.镌刻;雕镂。 2.通"镞"。箭头。
			
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