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tài
笔画: 10
部首: 水


解释:
				泰〈形〉

 (形声)

 同本义 

 泰,亦作汰。疑泰、太、汰三形实同字。--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
 安定平和 

 泰,安也。--《字汇》

 宇泰定者,发乎天光。--《庄子·庚桑楚》

 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--《论语·尧曰》

 以祈国泰民安。--吴自牧《梦梁录》

 家贫躬耕,粟熟则食粟,…处之泰然也。--《元史·许衡传》

 否泰如天地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如泰日(天下太平的时代);泰治(太平安定);泰定(安定);泰和(太平);泰平(政教清平,国泰民安。即太平);泰通(国泰政通)

 奢侈 

 泰,侈也。--《

 泰tài

 ⒈平安,安定~然自若。国~民安。

 ⒉过分,过甚俭财用,禁侈~。〈引〉最,极~古。~西(指西方各国)。

 ⒊

 ①五岳中的东岳,在山东省登~山而小天下。

 ②旧时称岳父。
			
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