殿

拼音: diàn
笔画: 13
部首: 殳


解释:
				殿 

 (形声。本义击声)

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,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

 殿,堂之高大者也。--《说文古本考》

 苍鹰搏击于殿上。--《战国策·魏策》

 王子皇孙,辞楼下殿。--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 中绘殿阁,类兰若(佛寺)。--《聊斋志异》

 有举孝子者先上殿。--《汉书·黄霸传》

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。--《洛阳伽蓝记·永宁寺》

 又如宫殿(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);殿陛(帝王宫殿的台阶。借指朝廷);殿直(在宫殿中值勤的人);殿使(皇帝派遣的使臣);殿脚人(即殿脚女”。相传隋炀帝巡游江

 都时,乘

 殿 diàn

 ①高大的房屋。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拜、理政事的房屋佛~、太和~。

 ②在最后~后。

 【殿阁大学士】官名。明太祖开始设立。主要侍从皇帝左右,备皇帝顾问。初无实权,明中叶后逐渐参与机要,实为内阁长官。起草诏令,代皇帝批答奏章,实际掌握宰相之权

 。

 【殿后】行军时走在队伍的最后面。

 【殿军】

 ①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。

 ②参加体育、文艺等竞赛的最后一名。也指获得优胜的最后一名(一般是第三名)。

 【殿试】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皇帝在殿廷上亲自考核会试录取的贡士。始于唐武则天时。根据成绩分若干等次,委以不同的官职。殿试第一名称状元。又称廷试。

 【殿下】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。
			
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