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ònɡ
笔画: 7
部首: 冫


解释:
				冻 

 (形声。从仌,东声。本义结冰)

 同本义 

 冻,仌也。--《说文》

 壮冰曰冻。--《风俗通》

 水始冰,地始冻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
 风掣红旗冻不翻。--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 又如冻柱(冻住);冻浦(结了冰的河川)

 受冻;感到寒冷 

 夜冻寒。--《管子·五辅》

 人马冻死者相望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 又如冻草(使草受冻);冻树(寒霜凝结在树木上);冻笔(因寒冷而冻结的毛笔)

 冻 

 厚冰 

 冰解而冻释。--《管子·五行》

 又如冻合(冰封);冻冻(冰);冻轮(冰轮);冻雪(冰雪)

 汁液或其他含

 冻 dòng

 ①(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)遇冷凝结~肉。

 ②汤汁类凝结成半固体肉~。

 ③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脚~了。

 【冻土】指温度在0℃以下,因冻结而含冰的各种土石层。按保持时间可分为暂时性冻土、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。多年冻土在地球上的分布约占陆地面积的1/4,主要分布在苏

 联和加拿大。

 冻dōng 1.见"冻雨"﹑"冻冻"。
			
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