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ánɡ
笔画: 6
部首: 阝


解释:
				阳 

 (形声。从阜,?
 同本义 

 阳,高明也。--《说文》

 山南为阳,水北为阳。--《谷梁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

 山东曰朝阳,山西曰夕阳。--《尔雅》

 利刊阳木而火之。--《周礼·柞氏》。注生于山南为阳木。”

 河阳之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
 华山之阳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
 阳谷皆入汶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
 泰山之阳,汶水西流。

 又如衡阳(在衡山之南),洛阳(在洛河之北);阳陆(山之南);阳濒(水之北岸);阳林(生在山南的林木);阳木(山南之木

 阳(陽)yáng

 ⒈跟"阴"相对。〈古〉我国哲学家把一切事物概括为"阴阳"两个对立统一的范畴火为~,水为阴。背为~,胸为阴。胸为~,腹为阴。

 ⒉指太阳~光。向~花。

 ⒊明亮,温暖多~。

 ⒋凸出的,外露的~文。~沟。~奉阴违。

 ⒌带正电的~电。~极。

 ⒍山的南面,水的北面衡~(地名。在湖南省衡山之南)。洛~市(在河南省洛水之北)。

 ⒎迷信者所谓"属于活人与人世"的~寿。~间。

 ⒏男性生殖器~物。

 ⒐

 ①显露出来的化验~性。

 ②雄性,男性的。

 ⒑〈古〉通"佯"。假装。
			
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