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sǎ
笔画: 9
部首: 氵


解释:
				洒 

 (形声。从水,西声。本义把水散布在地上)

 同本义 

 洒,滌水也。古文以为灑掃言。--《说文》

 洒,濯也。--《字林》

 一洒之者也。--《孟子》

 洒扫室堂及庭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

 又如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;洒削(洒水以磨刀);洒泼(胡乱挥霍);扫地先洒些水;洒酒(把酒浇洒在地上);洒削(洒水磨刀)

 东西散落 

 以灰洒毒之。--《周礼·赤犮氏》

 掌五寝之掃除粪洒之事。--《周礼·隶仆》

 弗洒弗掃。--《诗·唐风·山有枢》

 父生不得供备洒埽之臣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
 茅飞

 洒(灑)sǎ

 ⒈液体散落先~水,后扫地。酒~了。

 ⒉东西散落米~到地上了。

 ⒊

 ⒋

 洒shī 1.通"酾"。疏导分散水流。 2.雕文貌。

 洒lí 1.见"淋洒"。

 洒xǐ 1.洗涤;洗雪。

 洒cuǐ 1.高峻貌。《诗.邶风.新台》"新台有洒,河水浼浼。"毛传"洒,高峻也。"一说鲜明貌。见清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.邶风.新台》。一说洁静貌,音洗。见宋王

 观国《学林》。

 洒xiǎn 1.寒栗貌。参见"洒洒"﹑"洒淅"。 2.肃敬貌。参见"洒如"﹑"洒然"。 3.整齐貌。参见"洒然"。

 洒sěn 1.惊异貌。参见"洒然"。
			
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