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ánɡ
笔画: 17
部首: 艹


解释:
				藏 

 (形声,臧声。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)

 储积,收藏 

 农夫春耕夏耘,秋敛冬藏。--《墨子·三辩》

 子不闻藏书者乎?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 又如矿藏;收藏(收集保藏)

 隐匿 

 藏,匿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
 慢藏海盗。--《易·系辞上》

 即藏其尸,持童抵主人所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 见瓶水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,鱼鳖之藏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 又如藏掩(遮盖,隐瞒);藏拙(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);藏娇(把娇娃藏起来。指娶妾别居);藏名(隐匿名声)

 怀有 

 藏 cāng

 ①~隐蔽埋~。

 ②收存;储藏~书。又见zàng。

 【藏垢纳污】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。又作藏污纳垢。

 【藏奸】~心怀恶意。

 ②不肯拿出全部精力或不肯尽力帮助人~耍滑。

 【藏龙卧虎】比喻潜藏着的未被发现的人才。

 【藏匿】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。

 【藏头露尾】形容躲躲闪闪,不把真实情况全都摊出来。

 【藏污纳垢】见【藏垢纳污】。

 【藏掖】

 ①怕人知道或发现而竭力掩藏~躲闪。

 ②掩饰住的弊端他办事可从来没有~。

 【藏拙】怕出丑,不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看法或技能。常用为自谦之辞。

 藏zàng

 ⒈储存东西的地方库~。宝~。

 ⒉道教、佛教经典的统称道~。大~经。

 ⒊

 ①佛教经典"经、律、论"三部分。

 ②唐玄奘号"三藏法师"。

 ⒋西藏自治区的简称。

 ⒌

 藏cáng 1.隐藏;潜匿。 2.收藏;储藏。 3.怀,藏在心中。 4.深,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。

 藏zāng 1.草名。 2.通"臧"。善。 3.通"赃"。窝主。
			
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