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画: 8
部首: 扌
解释:
拦 (形声。从手,阑(声。本义阻挡;遮拦) 同本义 拦,遮拦也。--《玉篇》 牵衣顿足拦道哭,哭 声直上干云霄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 又如拦关(形容两臂力大无穷;又指粗壮的手臂);拦护(阻拦,保护);拦门(宋时娶妻,回至男家门时,乐人等拦在门外索要钱物);拦驾(遮拦皇帝的銮驾) 拦lán不让通过;阻挡。 【拦挡】不使通过;使中途停止。 【拦挡木】拦挡行人、车辆等的横杆或横木。 【拦柜】柜台。也叫拦柜。 【拦河坝】拦截河水的建筑物。 【拦截】中途阻挡,不让通过。 【拦路】拦住去路。 【拦路虎】过去指拦路打劫的匪徒,现在指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困难。 【拦蓄】修筑堤坝把水流拦住并蓄积起来。 【拦腰】从半中腰(截住、切断等)。 【拦阻】阻挡。 拦lán ①遮拦,阻拦。 ②当,正对。 ③挡住其它方向,沿着一条路线驱赶牛羊等。引申指放牧。 ④通"欄"。栏干;拦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