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mín
笔画: 5
部首: 氏


解释:
				民 

 (指事。从古文之象。古文从母,取蕃育意。古代指黎民百姓,平民。与君、官对称)

 同本义 

 民,众萌也。从古文之象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古文从母。取蕃育也,上下众多意,指事。

 民,氓也。--《广雅》。按,土著者曰民,外来者曰氓。

 古者有四民,有士民,有商民,有农民,有工民。--《谷梁传·成公元年》

 夫民神之主也。--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

 无子曰兆民。诸侯曰万民。--《左传·闵公元年》

 黎民阻饥。--《书·舜典》

 民不适有居。--《书·盘庚上》

 哀我征夫,独为匪民。--《诗·小雅·何草不黄》

 民可使由之,

 民mín

 ⒈〈古〉指奴隶或没做官的众百姓。现指人民,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基本成员拥政爱~。军~鱼水情。

 ⒉指人或人群~众。居~。~族。

 ⒊劳动大众的~歌。~间故事。

 ⒋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农~。渔~。盐~。

 ⒌非军事的~用。~航。

 ⒍通"苠" ~高粱。

 ⒎

 ①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加强~主和法制建设。

 ②根据大多数群众意愿处理问题的工作方式~主气氛。~主作风。办事~主。

 民mián 1.通"绵"。参见"民民"。 2.通"眠"。
			

热门